如何预防校园欺凌?电影《少年的你》对当今教育的启示
这段时间,被电影《少年的你》刷屏了,看完这场电影,除了惊叹周冬雨和易烊千玺影后影帝般的演技之外,很多人表示电影氛围很压抑,跟着剧情会不由自主的流泪。这是一部以高考为背景,聚焦家庭教育、校园霸凌为主题的电影,电影上映后,除了获得11亿超高的票房以外,还将校园暴力再次推到了风口浪潮。
说到校园霸凌,其实很多人没有什么概念,以为就是小孩之间打打闹闹,没有什么大事,甚至有人会说“一个巴掌拍不响,人家怎么就偏偏欺负你,你离他们远点不就好了……”这些轻描淡写的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,实际是“针没扎在你身上,你永远不知道有多疼”,校园霸凌可能是孩子一辈子的噩梦,甚至是一生都无法走出的阴影。
校园欺凌形成的原因
校园欺凌的主要实施者是问题学生以及社会上不良少年,或者是不良学生与社会青年结成团伙,对校内学生实施暴力的行为。它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,它是多方位责任共同缺失的结果。其中家庭教育的缺失是最主要的原因,学校没有处罚权是次要原因。
1.家庭教育的缺失
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,将教育孩子的责任(全盘)推给学校的老师或者是家中的老人,而且对孩子极其的溺爱,纵使孩子犯了错,也是一味的袒护孩子,最常见的口头禅就是:“他还是个孩子,你跟他计较什么”!长期以往,这些孩子完全不知道犯错后的代价有多大,对任何东西毫无敬畏感。他们仗着自己是未成年,学校、社会不能把他们怎么样,为所欲为,肆无忌惮。
2. 学校没有处罚权
相信大家听过这样一句话“心有戒尺,行有所止”!如果学生在心目中对学校和老师有敬畏之心,相信也不敢做出太出格的事情,但是现在的学校几乎没有任何处罚权,老师稍微批评学生几句,家长就跑到学校来威胁老师,甚至拳脚相加大打出手,这样一来,老师毫无威严可言,更出现了想管不敢管的局面。面对这些“小霸王”,老师不能开除,不能劝退,这样一来,那些“小霸王”们就成了无法无天,无人敢管的施暴者。
如何预防校园霸凌?
如何预防校园霸凌,家长是第一责任人,学校可以教孩子知识,但孩子的人格培养主要还是靠家庭。家长不能指望把孩子放进学校就能让学校教出一个德才兼备、十全十美的孩子。
家长言传身教、以身作则
家长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,既不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虐待者,时刻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。不仅要保护他不被别人欺负,更要给他健康的思想,让他不去欺负别人,还要告诉他不要在别人被欺负的时候,冷漠对待。这才是防止校园暴力最根本的方法。
家长通过言传身教,以身作则来感染和熏陶孩子,更要教会孩子自信和反抗的能力,遇到校园欺凌时,要及时告诉家长、老师,及时报警。
学生要及时寻求帮助,不能“私下解决”
至于学生而言,当你没有足够力量保护自己的时候,一定不要放弃向老师、家长、警察寻找帮助。在受到欺负的时候,保留证据,千万不能“私下解决”,因为一旦触碰法律的底线,就算你是被害者也逃脱不了法律的制裁。
学校有处罚权,可以开除学生
校园欺凌之所以屡屡发生,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对学生的处分没有威慑力,要把处罚权还给学校,就是学校可以开除或劝退打架斗殴的学生,不想学就退学,别带坏学校风气。学校是防治校园欺凌最有效、最前沿的阵地,建设法治校园刻不容缓。
总之,要根治校园欺凌,最根本的还是在教育,教育孩子健康成长,培养健全人格还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的努力,以及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。